图为梁家寨革命历史纪念馆。

  白露节气过后,天气转凉。盂县最北部的梁家寨乡秋意渐浓。奔腾的滹沱河穿过山谷,溅起朵朵浪花;秋风穿过群山上茂密的松林,带来阵阵清凉。位于梁家寨乡的梁家寨红色文化园内,一座形似当地泥坯房的二层建筑静静矗立,这就是梁家寨革命历史纪念馆。

  对于梁家寨乡来说,革命历史纪念馆有着重要的意义。梁家寨乡位于我市北部,东与河北省平山县相望,北与五台县接壤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抗日战争时期,这里是八路军开赴前线的重要通道之一,也是盂县主要的敌后战场。正因如此,梁家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抗战遗迹和抗战史料。梁家寨革命历史纪念馆以丰富的展品、详实的资料记录了那段历史。

  梁家寨革命历史纪念馆占地1万平方米,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。纪念馆是二层结构,馆内布展面积800余平方米,包含大量抗战时期梁家寨地区的历史资料以及127件展品,其中实物90件、文献资料37件。梁家寨革命历史纪念馆周边,还有抗战历史雕塑、红旗标志性建筑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宣誓墙等。

  梁家寨革命历史纪念馆内庄严肃穆。馆内设有“峥嵘岁月稠”“烽火滹沱河”“红色梁家寨”“走进新时代”4个展区。纪念馆展陈以抗战时期梁家寨历史为主,穿插展示了盂县乃至全国相关联的人物与事件。纪念馆通过图文并茂形式,让更多人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的故事。

  梁家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的每一件展品、每一段文字,都是历史的“活教材”;这里的每一块土地、每一缕清风,都浸润着英雄的热血。馆内资料记载,1937年9月下旬,八路军在延安举行誓师大会后,东渡黄河,挺进山西,开赴华北抗日最前线。在这个重要时刻,历史选择了梁家寨。从1937年9月开始,八路军主力先后经过梁家寨;随着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,盂县抗日游击民主政府机关就隐蔽在梁家寨:在晋察冀边区成立之际,梁家寨地区成为阳泉第一个抗日根据地。梁家寨地区人民最早接受了中国共产党“抗日救亡”的主张和正确的领导。八路军三大主力在这里播下抗日的火种,创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区域。梁家寨人民在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军区的领导下,积极配合正规部队作战,尽其所能支援抗战,运用游击战术开展斗争,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,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其中,著名的“牛道岭阻击战”就发生在这里。

  梁家寨还曾留下朱德、任弼时、贺龙、关向应、徐向前、聂荣臻、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抵御外侮而艰辛奔波的足迹。反“扫荡”期间,聂荣臻在梁家寨驻守两个多月指挥战斗,这里成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指挥所的所在地。晋察冀军区二分区的19团曾经长期驻扎在这里。同时,上级党政机关和地方抗日组织也曾在这里长期驻扎。中共盂县县委、盂县抗日民主政府以及下属重要党政机关在石家塔村驻扎长达3年。梁家寨地区是一块英雄的土地,梁家寨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  硝烟虽已散去,历史仍需铭记。前几年,梁家寨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。这里先后被命名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、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教学培训基地、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教学点、盂县国防教育基地等。这为我市乃至山西省的爱国主义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、国防教育和廉政教育,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

  铭记,是为了更好地出发;传承,是为了更坚定地前行。梁家寨的红色基因不仅是刻在骨血里的家国情怀,更是融入血脉的奋斗力量。梁家寨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郭倩娜说:“革命先辈用热血与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,这座纪念馆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,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永恒守护。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建筑、一件件文物,更是先烈们‘捐躯赴国难’的赤诚初心。未来,我们将以纪念馆为纽带,深挖红色资源‘富矿’,讲活梁家寨的抗战故事、奋斗故事,让红色基因融入乡村发展的每一寸肌理。”?侯?节文/图